最近几年,韩国真的是一次又一次让人大跌眼镜。
但这次的情况不同,不是因为那个“OK”手势的事儿,主要是他们的主要产业几乎全都被咱们国家给超过了。
韩国那边公布的数据说,2022年5月,他们和中国做买卖第一次亏了,这就是说,咱们中国在两边的交易里开始占上风了。这也表示,韩国以前特别自豪的那些主要产业,现在正被我们一点点“接手”。
这让韩国感到非常担忧。
得知道,韩国这个外向型经济的典型国家,它的出口产业以前那叫一个火爆。
韩国是亚洲地区少数几个发达国家里的一个,它的经济发展之路让好多经济学家都爱聊。就这么个地方不大,资源也不算多的国家,竟然能在五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变成世界发达国家,简直就是经济上的大奇迹。
二战结束后,靠着新兴产业的崛起和外部资金的帮忙,韩国慢慢发展起了好几个对经济增长超级关键的大行业。比如说,汽车制造、造船、钢铁生产,还有电子半导体这些。
不过,几十年间一直轰鸣作响、推动韩国经济发展的那些动力,声音慢慢变小了。这可不是说它们出了啥毛病,而是西边那边儿,有更响亮的声音传过来了——中国的主要产业正在飞快地往上冲。
碰到这事儿,韩国那边儿,一向“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的他们,又绷不住了。
咱们先来聊聊韩国那些主要产业,现在是不是被别的国家追上了?得看看哪些产业是韩国的顶梁柱,但它们现在处境咋样,有没有落后。
拿汽车行业来说事儿:
韩国汽车业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经过好多年的快速进步,到了2005年到2015年这十年,稳稳当当地坐上了全球汽车制造第五把交椅。
特别是在国产车还没崭露头角,国内汽车市场乱得像“群雄逐鹿”那会儿,韩国汽车品牌,像现代、起亚、通用、大宇、雷诺三星这些,可是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抢占了不小的地盘。
咱们跟德、日、意、美、英这些大牌汽车公司比起来,那可是势均力敌,毫不逊色。
在汽车制造这行当里,作为后来居上的新秀,这成绩确实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不过,现在全世界新能源汽车行业正火得不行,以后新能源汽车慢慢取代燃油车,肯定是交通领域的大势所趋。
中国汽车工业虽说开始得不早,在常规燃油车市场上还没赶上西方,但好在赶上了新能源汽车这股新潮。我们国家在产业调整升级的时候,把新能源汽车当作了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
由于咱们国家地域辽阔,资源丰厚,新能源汽车产业压根儿不用愁“原材料被国外掐脖子”的难堪局面,能毫无顾忌地、大胆地往前冲,全力发展这个产业。
看看韩国那边,因为原材料短缺这个天生的问题,韩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还是碰到了一些难题。
拿手机行业来说事儿:在手机这个领域里头,咱们可以看看它是怎么运作的。就拿手机产业当个例子吧。手机这行当里,竞争那是真挺大的。各种各样的手机牌子,多得让人眼花缭乱。有的手机主打高端市场,价格贵得吓人,但功能、设计啥的都挺牛的;有的呢,就走亲民路线,价格实惠,性价比挺高。这手机产业里,创新也是少不了的。你瞅瞅现在,啥折叠屏、全面屏的,都是新技术带来的新花样。手机厂家们为了吸引消费者,那可是使劲浑身解数,各种新功能、新设计层出不穷。而且啊,手机产业里头的产业链也挺长的。从设计、研发,到生产、销售,再到售后服务,一环扣一环,哪个环节都不能少。所以啊,这行当里头要想干好,那可得下不少功夫呢。总的来说,手机产业就是个挺有代表性的例子,它展示了现在科技行业的一些特点和趋势。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因为汉江奇迹的出现和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韩国的电子工业慢慢改变了生产重点。它们不再局限于以前的领域,而是把市场扩大到了更多的工业电子产品上。
三星作为行业的领头羊,在这段时间里,成功占据了将近二十种电子产品的全球市场份额第一名。
在我国,韩国品牌的电子产品曾在我们电子市场上占据了一大块地方。
你是否还记得,好些年前三星手机那无处不在的广告宣传?那时候,三星手机简直就像是“商务”的代名词,专门对着那些商业大佬,被视为“高端货”。
在高楼林立的大厦间,人来人往的地铁车厢里,三星手机的铃声此起彼伏,那醒目的白色“Samsung”标志,在当时成为了不少人共同的记忆符号。
不过,那种出色的表现没多久就滑坡了。随着中国整个产业链的不断提升和改进,韩国的电子产品慢慢陷入了“价格高还不实用”的窘境。
随着芯片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很多国产手机牌子在性能上已经能和同期的三星手机相提并论了,而且论起价格,国产手机也不像三星那么“高端”,反而更有优势。简单来说,国产手机现在更超值。
据说,今年1月份,韩国手机出口数量比去年同一时候多了24.4%。但到了2月份,出口量就下降了,比去年同期少了5.5%。还有啊,韩国对中国出口的手机零件多了4.8%,不过整机的出口量却大不如前,比去年同期少了36.2%。
很明显,现在消费者就图个韩国手机在屏幕这些硬件上的好处,但不愿意再为整部韩国手机掏腰包。这样一来,韩国的手机产业就碰到了个尴尬情况,就像是顾客只喜欢外表,不在乎内在一样。
亲身体验往往比那些硬邦邦的数据更能打动人心。
大家想想看,在咱们周围的朋友同学里,用三星手机的人多不多。刷短视频、逛论坛、看微博的过程中,你们碰见过几次显示“三星xxx客户端”的留言结尾呢?
行,答案明摆着呢,不用说都知道。
以前,韩国手机制造还能靠着强大的芯片研发能力,在中国市场分到一块蛋糕。但自从“美国制裁华为”那档子事儿闹得沸沸扬扬后,韩国这个一直紧跟美国步伐的国家,为了表示“站队”,也摆出一副要“远离中国市场”的样子,跟着美国一起限制我们国家的芯片技术进步。
明面上,韩国和美国站到了一块儿,亮明了他们的态度和立场,但说实话,我感觉这更像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毕竟,芯片供应被切断,对谁都不是好事,完全是双输的局面。
韩国在丢了中国的手机市场份额后,现在又不得不放弃对中国的芯片硬件出口,这无疑会给韩国的相关行业带来重创。
同时,芯片供应被切断,这事儿确实给咱们国内芯片研发添了把火。有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华为搞出来的那个厉害的“中国芯”一下子就冒了出来。现在看来,咱们正一点点地不再靠国外的芯片供应了。
拿半导体行业来说事儿:半导体这行当,真的是个不错的例子。你看,它可是现代科技里的关键一环,没了它,好多高科技产品都得歇菜。就像咱们平时用的手机、电脑,还有那些高端的工业设备,里面都离不开半导体芯片。这个行业吧,技术门槛高,竞争也大。要想在里面站稳脚跟,那可得有真本事。你得不断研发新技术,提升产品质量,还得降低成本,才能在市场上抢到一席之地。而且啊,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速度那叫一个快。每隔几年,就得有新的技术突破,才能跟上市场的节奏。所以说,这行当里的企业,那都是拼了命地在搞创新,生怕一不小心就被淘汰了。总的来说,半导体产业就是个典型的高科技行业,既有机遇也有挑战。要想在里面混得好,那可得时刻准备着,不断学习新技术,跟上市场的步伐。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半导体产业一路高歌猛进,对韩国经济崛起贡献巨大,一直被视为“常胜将军”。但近几年,这个产业的出口却遭遇了大幅下跌,情况不容乐观。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去年9月公布的贸易数据告诉我们,韩国8月份的贸易逆差特别大,有94.74亿美元,这是好几个月以来逆差最多的一次,真的挺惊人的。
还有啊,根据韩国统计部门的数据,韩国在2022年有好几个月都是贸易逆差,这种不太正常的情况,上一次出现还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那会儿。
这个现象的出现,跟韩国经济的顶梁柱——半导体行业不景气有很大关系。
根据最新数据,韩国7月份的半导体芯片出口量跟去年同期比起来,少了22.7%。到了8月份,这下滑的势头还没止住,比去年同期又少了30.5%。这半导体芯片出口不景气,已经是明摆着的事儿了。
半导体行业曾经红极一时,但突然间就遭遇了寒冬。这不仅仅是因为新冠疫情、贸易壁垒、国际利率上涨等一系列外部因素凑在一起导致的糟糕状况,更重要的是,全球半导体产业现在正碰上需求下滑和“去库存”的大问题。
3月15号那天,在韩国开的那个“第14次特别经济民生大会”上,韩国总统尹锡悦说了这么件事:
接下来二十年,韩国政府要砸进300万亿韩元,换算过来就是大约1.6万亿人民币,计划在京畿道首都圈附近的龙仁市,建一个超大的产业园区,总面积有710万平方米。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建起全球顶尖的半导体产业聚集地。
花了大把的钱,就是为了让半导体行业振作起来,这明摆着半导体行业对韩国来说太重要了。同时,这也暴露出韩国虽然有钱,但在产业发展上却不容易找到新路子,体制上有点死板,不够灵活。
拿娱乐圈来说吧:
制造业下滑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了,娱乐业的不景气也是明摆着的事儿。
以前红遍亚洲、代表了一代人青春的“韩流文化”,经过这么多年,现在就像块没味的口香糖,再也找不回当年的风采了。
“韩流文化”以五花八门的形式,在资本的强力推动下持续高涨,近些年来它慢慢变成了韩国传递自身价值观和政治意识的一个隐秘渠道。这种做法,其实正是很多文化输出国不想看到的。
从工厂生产到演艺圈子,韩国以前那些让人骄傲的强项,现在看来好像一点点在褪色,反倒成了阻碍它们进步转型的绊脚石。
在现在的这种情形下,中国正处在产业转型和建立产业链的重要时刻,所以在竞争较量中处于不利地位,其实也是挺正常的。
三、心胸狭窄,挡不住下滑势头根据韩国关税部门发布的数据,韩国2月份的出口额跟去年同期比起来,少了7.5%。
得说一下,这里面从咱们中国进口的东西多了3.6%。
据报道,韩国在贸易上现在处于“弱势地位”,这种情况可能短时间里没法改变。这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韩国长时间以来产业上存在的问题一下子都冒出来了。
看到中国快速发展、崛起势头强劲,韩国那“强烈的自尊心”又被狠狠扎了一针,他们心里真不愿意接受这事儿。这种让人不舒服、打死也不肯认的虚荣感,在韩国国内又搅起了民粹主义的风浪。
要是给“对中国最不友善的国家”排个序,韩国肯定会上榜,说不定还能排前几名。他们老想着把咱们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占为己有,还在国际上多次找机会跟中国过不去。
2016年那会儿,韩国答应了美国,说要在自己国家里弄萨德反导系统。就这么的,在西方那些不讲道理的要求下,韩国居然把“利刃”指向了同样是黄种人的友好邻邦。
这种对着干的表现,明显暴露出韩国人骨子里头那种难以摆脱的“不自信”。
就像班里那些学习挺好但心眼儿小、没几个朋友的同学,要是哪天考试砸了或者被人比下去了,那层遮丑的布就被扯掉了,这时候他们就急了,心里那股子嫉妒火苗子噌一下就窜老高。
对于这事儿,我第一反应不是恼火,而是觉得特别荒唐好笑,心里头直嘀咕,这自称“古老国度”的,怎么就这么“大气量”呢。
2015年,韩国有个电视节目叫《明见万里》,里头请了金兰都教授。这位教授可厉害了,他是韩国总统办公室、三星集团、爱茉莉太平洋集团这些大企业的顾问,还在首尔大学教书呢。在节目里,金兰都教授很直白地说:
早些年,他作为一名研究者来到中国,结果并没有碰到大家常说的那种黄土漫天、村庄遍地的老旧场景。相反,他看到中国那些让人眼红的现代化成果,心里头就明白了,韩国人对中国的老看法其实不太对劲。
另外,金兰都教授表达了对中国的真实感受和称赞,大力赞扬了中国的发展成绩。
节目一开播,韩国那边对金兰都教授的骂声就像潮水一样涌来。很多韩国网友直接骂他是“背叛国家的人”,还让他收回之前说的话,赶紧道歉。
但金教授可没向老百姓那越来越激烈的反抗低头,他反倒劝韩国民众别再抱着偏见和高傲不放,得正儿八经地瞧瞧这个越来越厉害的对手。一股脑儿地自信过头,还有那种老一套的想法,随便就看低人家,这样只会把韩国的前途给耽误了。
金老师的好言相劝没能改变很多韩国人一直以来的敌对看法,就像一次胜利没法彻底消除心底的自卑一样,韩国国内大多数人心里头,还是有着对立情绪,而且这种情绪估计会持续很久。
韩国那边的“偏见”做法,我们真心觉得没啥大不了的。我们选择一门心思搞发展,全神贯注来建设,因为我们心里清楚,这才是让国家越来越强大的根本所在。
最后,希望咱祖国越来越强大,日子越过越红火!
这篇文章到这儿就结束了,想继续深入了解的话,就我,咱们一起探究事物的本质。
